五大国字号对于江门高新区的智能制造转型意义何在

日期:2016-12-12 01:21:07.0    来源:机器人圈BaymaxZ    作者:千里良驹猎头摘录    点击次数:1074

2015年11月3日,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同意珠三角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江门入选,成为8个获批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一,而这距离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战略只有半年时间。除此之外,作为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中国“侨梦苑”创业创新集聚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和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的江门来说,这些沉甸甸的“厚礼”,到底是机遇?是压力?抑或是挑战?

  “中国制造2025”距离正式发布已经一年有余,其中将智能制造明确为主攻方向。在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关注企业自身对于智能制造的需求之外,也必须注意到,园区在智能制造推进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园区管委会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是使得政策落地的最接地气的一层。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园区管委会的积极性、创新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园区内所有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厚度与广度。通过对广东省江门市高新区的走访,一幅清晰的智能制造蓝图仿佛正缓缓向记者展开。

  政策密集出台

  2014年年底,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珠西战略”,要把珠江西岸打造成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其实,通过记者的调查,最早提出“珠西战略”的正是江门。该战略计划,到2020年,珠江西岸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22000亿元。与此同时,江门市人民政府印发《江门市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工作纲要(2014-2020年)》,江门高新区亦随即响应,出台了《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实施方案(2014-2020年)》。

  改革开放以来,被誉为经济发达地带的珠江三角洲始终饱受“东强西弱”的问题,区域发展不均衡。2015年,江门迎来了发展机遇期。

  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首次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明确智能制造的战略高度和意义,广东也主动对接,出台《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布局和项目规划》,再结合江门市作为“珠西战略”的“发源地”,未来江门市智能制造产业前景看好。

  紧接着,江门市作为广东省唯一代表,在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评审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跻身全国15个示范城市之一,竞得6亿元国家支持资金。

  2015年11月,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同意珠三角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广州、珠海、佛山、惠州仲恺、东莞松山湖、中山火炬、江门、肇庆等8个国家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5年12月,国务院侨办批准成立并重点支持的国家级侨商产业集聚区和海归人才、海外高端人才聚集区——侨梦苑,江门成为全国首批7个“侨梦苑”之一;同月,科技部正式批复同意江门等3家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

  2016年7月,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在高新区(江海区)正式挂牌,将高新区打造成为转型升级引领区、人才开发改革试验区、协同创新合作区、开放创新先行区。

  明确分工

  可以看到,去年对于江门来说确实是不平凡的一年,同样也是江门市发展智能制造产业的关键期,在2015年初印发的《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布局和项目规划(2015-2020年)》中,明确提出,结合广东省珠江西岸产业发展基础,发展一批特色鲜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而智能制造装备被排在重点发展领域的首位,而江门市重点发展伺服驱动器、变频器等伺服系统以及数控加工中心,积极推进食品行业提升装备智能化水平。

  对此,江门高新区招商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其实,江门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一家深交所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叫地尔汉宇。”据了解,江门市地尔汉宇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为一家知名的家用电器排水泵供应商,同时大力开拓以水疗马桶为代表智能电器产品。“江门高新区十分支持我们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并购企业”。

  2014年4月,地尔汉宇增资控股深圳市同川科技有限公司,同时针对工业机器人、伺服电机、定制标准或非标自动化设备与生产线等产品进行了深入研发,目前四轴工业机器人已批量推向市场。地尔汉宇预计在2020年实现产销2万台工业机器人,产值将达到20亿元人民币,预计年创税收将达到2500万元,同时增加近500个工作岗位。

  “其实,高新区领导一直非常重视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尤其是‘机器换人’,积极引导企业自发转型”,该工作人员说道,“沈阳机床和新松机器人都已经与我们达成了合作,前景十分广阔。”据高新区工作人员透露,新松机器人公司将全力支持江门高新区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把江门高新区列入新松机器人珠三角生产项目的选址范围;而沈阳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智能云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门市高新技术工业园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投资平台和江门市融盛投资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沈阳机床智能云制造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该项目由上述4个投资方共同投资5亿元,并由智能云科负责具体运营,计划5年内聚集智能装备产能达3000台以上,在江门市打造i5智能产业园区,建成中国工业4.0智能云制造基地。

  在传统企业改造方面,江门市高新区也做足了功夫,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对于传统产业来说,我们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生产线,大冶摩托就是其中一个例子。”资料显示,打冶摩托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摩托车生产企业之一,他补充道:“未来5年,大冶摩托准备投入约2亿元资金改造生产线,目前超过一半的生产线已经使用的机器人。”

  体制机制保障科技创新

  体制方面,江门市为更好适应目前科技创新工作新趋势新要求,更有力推动国家高新区创新工作开展成立了江海区科技创新局加挂高新区科技创新局、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办公室、高新区知识产权局、江海区知识产权局牌子。

  政策方面,江门市高新区在新三板、高企高品、专利创造、信用评价等方面,出台了四项扶持办法:《江门高新区鼓励企业改制与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管理暂行办法》、《江门高新区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实施办法》、《江门高新区促进专利发展实施办法》、《关于加强信用评级机构推进江门高新区信用体系建设的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激发企业加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从2010年开始,江门市每年都在完善人才引进政策,积极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的团队。项目成功后,江门市会给予500万元以上的奖励,同时高新区的人才政策也正在审核中,力度大概也会超过市里一半以上。除此之外,据了解,在管理层方面,广东省人社厅安排了多位领导到市和各市、区任、挂职,全面加强行政人才管理和社会人才资源引进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他补充道:“去年,我们拿了一块叫侨梦苑的牌子,国侨办颁发的,全国只有7个,这个是专门针对侨资、国外人才的引进。今年,全国首个的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也落户江门高新区,所以在人才方面,我们就有了两块国家级牌子。”

  江门高新区积极开展人才招商、科技招商、产业招商,目前主要跟踪的项目线索涉及医疗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精密零部件等等,其中在先进装备制造领域中,进展较为顺利的是与沈阳机床集团合作共建的智能云制造基地项目,项目计划投资额5亿元,将聚集智能装备产能达到3000台以上,成为中国工业4.0样板基地,通过智能云制造平台为地方小微企业提供先进工业服务,创业孵化和人才培训全方位扶持,带来全新模式起到示范作用。此外还有电机产业城、新松国家机器人研究中心、明匠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亦在重点洽谈中。

  招商力促国际化

  在探访过程中,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江门高新区这两年的招商工作除了国内的项目,也十分重视国际化的发展。从大方向上来看,主要是四个目标——港深团块、江浙沪团块、美国硅谷,以及德国为核心的欧洲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区域。

  对接深圳——江深对接,由于成本压力,深圳有越来越多的装备制造企业外流,江门高新区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任务要求,以较低的生产经营成本优势和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将其中的科技含量较高、人才优势较明显的企业吸引过来;

  对接香港——香港企业是在江门高新区投资发展的传统主力,但现在香港经济比较疲软,主要以服务好已落户港资企业,争取增资扩产、以商引商等形式加强港企投资;

  对接美国硅谷——“我们成立了中美(江门)合作园,在之前的招商项目中,有类似德尔福、艾默生、康宁等一批美国企业,我们希望能将其集聚起来,这个区域便是中美合作园”,对于运营,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我们在美国硅谷成立了一个办事处——江门高新区驻美国硅谷办事处,具体事宜由合作企业来运行,由他们来对接美国的企业或项目”。

  对接欧洲——今年年初,江门市提出推进三大平台建设,其中包括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江门市领导非常重视对欧洲的招商引资工作,多次组织赴德国、英国、法国等工业4.0标杆国家访问、考察和学习,并争取引进先进企业、项目、资本及技术,加快我市工业4.0进程。目前,江门高新区主要在市商务局的统筹下进行这些项目的洽谈,同时也通过国际投资咨询服务公司发掘、对接项目线索。

  除了对接项目之外,未来,江门市还将进一步考虑成立产业基金,用社会资本,力量来推动项目落地,产业升级。

  转型大有可为

  2015年江海区研发投入占全区GDP比重的2.7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4.08件;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8家,其中涉及智能装备制造及相关零部件产业的企业21家,占比10.6%;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66.5亿元,其中产值排名前十的分别是谦信化工、信义玻璃、三菱空调、大冶摩托、金羚电器、优美科长信新材料、艾默生网络能源、荣信电路板、建滔电子、崇达电路板,合共124.06亿元,占比33.8%,而智能制造的先行者“地尔汉宇”排名11,产值7.5亿元。

  除此之外,在产学研方面,江门高新区也硕果累累。“五邑大学科技孵化基地”、“五邑大学产学研基地”、“五邑大学创业创新基地”、“五邑大学大学生实习基地”四大基地已挂牌成立,江门还在积极推进与五邑大学共建研究院。并且与暨南大学合作共建暨南大学江门研究院,开展应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技术研发,拟搭建多个高新技术研发和技术转移中心(暂定机器人与智能技术研究中心、功能性食品开发研究中心、生物医药研究中心)。同时,还与华南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进行对接,在高新区形成产学研合作的基地。

  在科技载体方面,江门目前已经建立起“高新创智城(孵化器)”、“火炬大厦(众创空间、孵化器)”、“科技创新创业园(加速器)”、“综合服务中心(服务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平台)”,其中国家级孵化器、省级孵化器各一个,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在江门高新区十三五规划中,着重强调,要着力引进数控设备、智能机器人、数控系统等装备制造项目,加强规划引领和政策扶持,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规模较大的智能制造装备企业集团,延伸产业链条,带动上下游企业发展,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相信,在如此密集的扶持政策背后,是国家、广东省,乃至江门市对于江门高新区前景的看好,同样,对于江门来说,也是难得的机遇。在这过程中,一定会经历不少挑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智能制造正加速来到这里,也伴随着江门高新区的步伐,蒸蒸日上,为“中国制造2025”添砖加瓦,助力升级。

更多资讯请关注千里良驹猎头微信公众号:qlljlt-312或千里良驹猎头官网:www.lietou007.cn,猎聘热线:0750-397-0750或15815733677

Copyright © 2020.Company name All rights reserved.千里良驹猎头公司
粤ICP备17016981号